公司资讯
  • 咨询热线:13691005244
  • 联系人:朱经理
  • Q Q:点击我发送信息
  • 电 话:010-60596755
  • 传 真:010-60596755
  • 邮 箱:renzheng@bslirz.com
  •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北街商务中心4号门绿地中央城写字楼901室
立式灭菌器3Q验证咨询中心询问报价「多图」
2021-06-21






IQ / OQ / PQ测试协议

IQ / OQ / PQ套件可用于Axicon验证器,有两种形式,一种用于线性条形码验证器,另一种用于2D条形码验证器。

每个套件包括一套准确制造的NIST可追溯参考测试卡和协议文档。 (NIST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当用户进行测试时,他们可以确定验证者是否按预期工作,并且可以重新认证为符合要求。

每张卡片都印有准确设计的已知尺寸和特征的符号,这些符号依次用于检查验证者操作的特定方面。

一旦测试完成令人满意,用户就可以自我证明他们的特定验证者符合相关的ISO / IEC标准。对于线性条形码,这些是ISO / IEC 15426-1和ISO / IEC 15416,而对于2D验证器,它们是ISO / IEC 15426-2和ISO / IEC 15415.(任何可以评估线性和2D符号的验证者必须符合所有四个标准。船载设备的性能检验以检验无线电测量设备的上下信道、自跟踪特性、作用距离、船摇隔离度、工作状态和工作方式的切换以及工作的协调性、稳定性为主。)

如果验证者不符合PQ测试的要求,则必须将其返回Axicon进行维修和工厂配置。




国内3Q验证乱象

1.针对国内3Q认证叫法,实属非常不正确的称呼,正确的定义只是IOPQ;能够承诺提供3Q认证的公司,试问连定义都混淆的公司,如何执行3Q验证?

2.国内众多的检测公司、仪器经销商、甚至仪器维修公司承诺可以提供3Q文件,试问不知不懂GMP的人员,如何编制符合GMP的验证文件?

3.针对制药企业、医1疗器械企业,GMP明确规定执行计算机系统验证,试问不知不懂GAMP5的人员,只执行温度类检测、空调类检测、其它物理性能等检测,这样的3Q验证如何符合GMP?

4.根据设备/仪器复杂性不同,难道仅仅做3Q验证就足够?3Q验证执行的依据是什么?

5.盲目信赖国外的供应商:以为国外供应商提供一份英文的文件就符合中国的GMP?3Q文件价格昂贵不算,十几年前的验证版本如何符合2010版GMP?即便是新版本验证文件,国外的供应商是否熟悉中国现行GMP?是否懂得新版GMP验证要求?


什么是3Q?


由于实验室所用仪器均有仪器厂家研发设计而成,因此DQ(设计确认)在仪器验证中可以不做,所以本文提到的3Q,是指以上IQ(安装确认)、OQ(运行确认)、PQ(性能确认)。

也就是说实验室仪器验证是从IQ(安装确认)做起,再做OQ(运行确认)、PQ(性能确认),就完成了一套仪器验证的整套资料。





仪器验证的可靠性指标的必要性

以往,不少国家军1工装备因为故障率高(即不可靠)导致部署后无法形成战斗力、高昂的维修保障成本、甚至在战场上掉链子。无论是世界发达国家还是我国,在军1工装备可靠性方面吃过不少这样的苦头。可靠性工程主要从上世纪50年代的开始,在德国、美国等军事发达国家的军1工行业中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并自上世纪90年代的开始被中国军1工界逐步引入,经过1990年至2005年间15年的努力得到推广应用,对我国军1工装备质量快速和大幅提升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执行标准:FDAcGMP+EUGMP+CFDAGMP+WHO行业标准等等3。当前,世界军事强国(包括我国)在装备研制过程中,均重点管控研发装备的可靠性水平是否达标,并严格要求无条件进行多层级、严格的可靠性指标的验证。

针对民用市场,少数高安行业对可靠性也十分重视,如民用航空、高铁、电网等。对很多行业而言,产品的可靠性问题不至于造成机毁人亡,但产品故障率高对企业品牌和信誉的侵蚀是巨大的,对售后维修保障造成的压力是巨大的,也应该高度重视产品的可靠性。特别是高1端产品领域,可靠性差距是中国制造与国际1先进企业的=主要的一个差距,造成了连国内的大用户对中国制造信心都不足。如截止2016年我国超过90%的核磁、80的CT/放疗装备、70%工业机器人仍然依赖进口,而这些高1端产品我国都有大量的供应厂商甚至不乏龙头企业。行业外人士习惯叫3Q认证,旦霆科技作为专业的3Q验证公司及3Q认证机构具备非常丰富的验证经验,可提供制药行业相关的所有3Q验证服务,如设备3Q验证、仪器3Q验证、并可提供符合FDA/CFDA/EU等GMP标准的验证文件。在不少高1端装备和产品领域,这种大量依赖进口的局面虽然逐步在扭转,但仍然比比皆是。由此可见,可靠性是我国工业产业特别是高1端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抓手。

因此,无论相关国家行业标准是否具有相关可靠性指标要求或其高低水平如何,鼓励研发单位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在新产品需求分析和论证过程中,应针对国内外主要竞争对手同类产品可靠性水平(通常以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来衡量)和用户对产品可靠性的期望或要求,提出具有竞争力和满足用户需求的可靠性指标要求,作为研发管控的一个重要指标,以提升产品上市后的竞争力和客户信任度。所有IQ/OQ和年度OQ服务将由Tegent经验丰富的现场服务工程师完成。


商盟客服

您好,欢迎莅临百思力,欢迎咨询...